Wind数据显示,2021年全年岗位发生变更的基金经理人数超过1000名,达到了1085名(其中有325位离任,760位上任),较2020年的变更人数797名增加36.14%,创下历史最高水平。具体看,2021年全年有325位基金经理离任,较2020年的离任人数185位大增75.68%;有760位基金经理新上任,较2020年的上任人数418位增加81.82%。
对于今年公募行业人才流动性情况,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,2022年公募人才流动性或持续加速。
沪上一位小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,基金经理选择在年初跳槽是普遍现象。第一,行情因素,很多基金经理会选择在自己业绩高点时跳槽,可以谈到一个更高的薪资。第二,基金行业的分化。去年整个基金行业大发展,但头部和尾部公司之间分化很大。有些基金经理因为不在头部公司,没有分享到去年的红利,今年就想跳去头部或者更靠前的公司。另外,一些头部和中型的公司有充裕的预算,开出更高的薪酬招人,这对小公司的基金经理来说,吸引力非常大。随着行业分化加剧,强者恒强,良禽择木而栖,优秀基金经理越来越向头部集中。
沪上一位头部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,随着外资公募、银行资管不断进入公募业,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也增加了,基金经理的流动性自然变大。此外,这两年为了迎合市场风格,扩招TMT、新能源的基金经理,导致基金经理出现结构性短缺,大公司会设法挖人来优化人员结构。再加上,现在对基金经理一拖多有限制,尤其主动管理的基金,需要发更多基金的,就会找更多基金经理。
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部门负责人表示,基金行业是一个非常内卷的行业,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获得了足够的名气和客户认可后,有望在私募基金获得更丰厚的回报。此外,公募基金数量越来越多,加上净值每日披露,给基金经理的压力偏大,私募虽然数量更为庞大,但没有那么看重排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