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省吉安市东南部的东固畲族乡,曾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西南最早开辟的革命根据地。在这块红土地上诞生了一家以服务普通民众为目的的银行,它发行了苏区的第一张纸币、开展货币兑换等金融活动,为根据地经济发展和中央苏区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策划的大型融媒体报道《红色金融路》,今天播出第九集,让我们跟随记者到江西吉安,走进这家银行,寻访它的创立与变迁。
适应商品流通需要
具有货币发行功能
东固平民银行诞生
江西省吉安市东固畲族乡西城村,有一百多米长的街道——东固古街,苏区时期是这里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。据这里的村民表示,90多年前,这条街道两侧商贾云集,店铺众多,街道的尽头有一家特别的银行。
这家特别的银行就是东固平民银行,之所以说特别,是因为这家银行与东固消费合作社在东固古街的同一个店铺里经营,这在同时期的金融机构中,非常少见。丁仁祥多年来一直研究东固地区的革命斗争史,他带记者走进了这家银行。
东固革命根据地研究会会长 丁仁祥:我们现在看到的旧址,是1931年被国民党军队烧毁之后在1932年重建的。别看这个招牌写的是平民银行,但是走进去并不是银行。消费合作社在左边办公,右边是银行。1932年以后,则前面是消费合作社,后面是银行。东固革命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丁仁祥表示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平民银行跟消费合作社是相伴相生的。而且一开始的金融业务是小额借贷业务,然后才发展成为了银行。在这种情况下,这一家东固平民银行具备了今天讲的现代金融的一种萌芽。第一,它有准备金;第二,发行货币和借贷经营活动是分离的,平民银行只发行货币,用于兑换交流,借贷活动就由原来的平民借贷所去承担。
作为百姓,要去存钱这家银行是不收的,
这家银行不搞储蓄,因为它的本金有8000大洋,已经足够开展这些活动。后面再发展成赣西南工农银行、江西工农银行的时候,资本金更扩大。由东固平民银行发展到东固银行再到赣西南工农银行的时候,资本金已超两万大洋。后面到1930年11月把赣西南工农银行转化为江西工农银行的时候,准备金资本金已达到100万大洋。
东固平民银行在当时的苏区来看,更偏重于像现在的中央银行的职能,以发行货币、稳定根据地的金融秩序为主。
1929年11月,东固平民银行扩大为东固银行,而后,依然发行铜元票。但是在东固银行改组前后,票面上的银行名称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。夏淑英是东固平民银行创办人之一邱有文的后人,她告诉我们,银行名称的变化其实有特别的意义。
当时的纸钞上,有写东固平民银行的,有写东古平民银行的,把固体的固换成古老的古,这是为什么呢?东固平民银行创办人后人夏淑英表示,她婆婆早期是东固区妇女委员会委员,她说是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,所以把口给去掉了,写成了古代的古。后来不久又把它改为东固了,就是为了巩固工农政权。
机缘巧合
平民银行招牌文字重见天日
虽然银行的名称发生了变化,但是这栋建筑上的招牌文字始终没变。当地的村民都知道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一家银行,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见过这家银行的招牌究竟什么样。直到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,门头上“平民银行”四个字才被发现,夏淑英向记者讲述了发现平民银行招牌时候的情景。
东固平民银行创办人后人 夏淑英:2007年维修这个旧居(址),维修期间我在这里搞卫生。刚好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从这里经过,他跟我说,小夏这上面有图案的,不知道还有没有。我当时心里很震惊,后来就跟施工的工人说,把它打开看一下。打开一看,上面就露出了这些图案,包括这个平民银行的牌。我心里很高兴,让这些图案、平民银行这个牌又重见天日,重见了光明。这几个字至今还是20世纪30年代时候的原样,没有修过,也没有去描过。
1930年7月至11月,东固银行先后扩充为赣西南银行和江西工农银行。
东固革命根据地研究会会长 丁仁祥:1930年2月调集了两台石印机,打下吉安城以后又调集了10台石印机,就运到东固创办了石印机印刷所。江西工农银行的纸币有1000文的、10枚的、500文的。纸币有的是带点蓝色的,有的带绿蓝色,有的是纯蓝色,有的是黄色,有的又是红色。之所以出现这么多不同的颜色,是因为原料紧张。我们用吉安城里的油墨印刷纸币,一种油墨印完了,就换一种颜色,但是石版还是原来这个石版。所以就会发现,有些纸币图案是相同的,颜色不同;有些纸币图案不同,颜色也不同。所以五花八门,老百姓看到很高兴,把它当做结婚、过年、过节时送彩礼贺礼的纪念品来流通。
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,决定统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金融组织,取消了江西工农银行,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,开始了新的伟大尝试。90多年前,正是在这个小山村里,借助消费合作社的店铺而创立的东固平民银行,为之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成立奠定了基础,也为中国革命根据地金融体系的完善创造了条件。